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各个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尤其是被众人所忽视的护工行业,成了许多人的“刚需”。
随着当前老龄化问题加重、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等,目前家庭结构中年轻化人群无法负担对父母及长辈的照顾,老年人群、特殊人群的医疗护理需求逐步上升。
通过采访发现,护工群体多为30-50岁年龄段的低收入、低学历人群。其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外来流动人口占绝大多数,有些捉襟见肘。
在看来,疫情之下,护工行业仍然存在着新机遇。从业人员的流失,尤其是专业好、素质高的护工群体缺口较大,市民对高水平护工的迫切需求,为这一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要在危中寻机,护工行业应趋于专业化。这就要求护工不仅能照顾好病人,还要具备更加专业的知识。从目前来看,陪护行业仍需要进一步规范,需要克服一些行业发展制约因素。面对疫情,让人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只有转变发展思路,加大专业化护工人员培养,建立系统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医疗辅助服务体系,吸引更多有知识、懂技能的年轻人加入进来,护工行业才能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原标题:护工行业应“危中寻机”
李欢
作者:时伟
责任编辑:马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