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视角的“世界”有更绚丽的风景
“大家可能觉得我们只是热热闹闹地给孩子们办了一场童话剧,实际上,这里边的学问非常多。”历城区机关幼儿园教育集团党支部书记、总园长韩德华说,想把学前教育理念蕴含于一场活动中,在游戏过程的每个环节让孩子学到一定的东西,在前期的设计上就要格外下一番功夫,这也需要老师们具有足够的专业度。
“比如,在剧目的选择上,每个班级都推选出了一名小朋友担任宣讲员,孩子们需要说出他们想看什么样的剧目,原因是什么。这个环节的设立就是引导孩子们要有想法,并表达出自己的想法。”韩德华说,再比如,孩子们对《西游记》中的兵器充满了好奇,通过家园联动,让孩子与父母去制作这些兵器。亲子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锻炼了动手能力,父母把相关知识与孩子交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被传承和弘扬。
了解到,这场童话剧里还“设计”了很多基于儿童视角的环节,比如让孩子担任场务人员、剧场服务人员、售票员等,这样既能调动孩子的参与感,也能让孩子体验社会生活。
“老师与家长是引导者,孩子是策划组织者,让他们动手、动嘴,自主、自立,让孩子们‘被看见’,这是我们想着力实现的。”韩德华说,立足“儿童视角”,办孩子们喜欢的“六一”,真正进入儿童的世界,这是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名辉园的这场《大话西游》童话剧是一个缩影。今年,集团各园都以不同的方式把节日的主导权交给了孩子。以“非智力因素”衔接为抓手建构课程培养有益于幼儿终身发展的习惯与能力,不仅仅在一场活动与一个节点中。目前,幼儿教育正在向着更加人本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科班出身、深耕幼教30年的韩德华认为,更新理念、与时俱进才能点亮童年精彩。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2022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全国第十一个学前教育宣传月正式启动,活动主题是“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这是继2012年全国第一个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以来,第三次将主题聚焦在幼小衔接上。
那么,幼小衔接到底要衔接什么?怎样才是科学的幼小衔接?在韩德华的带领下,本着“双向衔接、园校同步”的原则,立足儿童视角,以儿童为中心,历城区机关幼儿园教育集团通过课程架构、游戏化教学,已经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俗语讲‘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什么能够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认多少字、做多少数学题、读多少唐诗吗?不是。”在韩德华看来,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品质,远比知识技能本身更加重要,这也是“起点教育”所应该聚焦之处。
集团各园以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为主题,将课程重构的重点放在“非智力因素”的衔接上,将衔接目标分解成小中大班不同年龄段目标,开展班本课程研究,围绕幼儿的兴趣、问题,为每个班级的幼儿“量身打造”课程。
例如,在读写能力的培养上,从幼儿兴趣与需要出发,设计“爱书的孩子”主题活动,设计“我是图书管理员”“我爱图书”“如何制作图画书”“爸爸妈妈来阅读”等系列课程,通过集体教学活动、区角活动、自主游戏、生活环节和家园共育等进行课程实施,探索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的读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