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50平方米的小户型住房,家具家电配套齐全,单元楼里有健身室、茶水间、会客室,居住便利程度不输高档社区。这是位于历下区海晏门片区的一处租赁住房,由空置的商业写字楼改造而成。
“非居住房屋改建租赁住房是我市多渠道筹集租赁住房的重要措施,先后出台了多项相关政策支持,优化办理流程,推动项目快速落地。”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已有7300余套非居住房屋被改建用作公寓型租赁住房。
此外,我市还通过新建、盘活、配建等多渠道筹集租赁住房房源,截至目前已确定95个新建改建租赁住房试点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增租赁住房7.4万余套;新建商品住房开发项目配建租赁住房75个,预计共提供约2.3万套租赁住房。上述房源保障了未来3到5年市场中租赁住房的持续稳定供应。
“小资金”撬动“大资本” 逾400亿元社会投资加速项目“落地生花”
在试点项目的推动上,我市更是投入了真金白银加速试点项目的“落地生花”。试点开展以来,济南市向相关项目单位发放了专项奖补资金约28亿元。2019年至今,已撬动至少400亿元社会资金投入到租赁住房市场建设和运营。
“撬动更多社会资金做大租赁住房市场‘蛋糕’的同时,我市还持续加强专项资金使用监管力度,真正把钱用在刀刃上。”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我市采取用监管协议约束租赁项目的方式,将其作为项目单位申请使用专项资金的必要条件,协议重点内容为试点项目的房屋户型、面积标准、装修标准、开竣工时间、工程质量、产权登记和运营管理要求。“这种方式既能有效降低试点房源建设不达标问题出现,也能避免协议期内试点房源上市销售、变相销售或‘以租代售”等问题,真正实现试点房源的长期稳定。”
全流程监管市场秩序 搭建官方服务平台让租房安心更舒心
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租赁住房,正为更多济南“新市民”带来“住有所居”的城市温暖。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发展租赁住房市场上,我市将规范、安全、品质放在了首要位置。
租住在济南西站附近柏然公馆的张婷说,选择这个项目不仅因为离单位近,更让其中意的是,项目在政府监管范围内,不用担心企业“爆雷”,住着更放心。
和张婷一样,不少租户在租房时,安全是重点关注项之一。了解到,为守住租户的钱袋子,我市一方面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排查发布虚假房源、“高进低出”“长收短付”等违规行为,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另一方面搭建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市场主体登记备案、房源核验发布、合同网签备案、试点项目管理、奖补申请、市场监管、数据共享、数据分析与监测等全流程监管。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22家住房租赁企业、575家房地产经纪机构在平台注册备案,8家住房租赁企业、8家房地产经纪机构完成系统对接,录入房源超过28万套,为1.1万余位承租人办理了租赁备案,帮助新市民通过租赁备案享受到了租住落户、租房补贴、领取公积金支付房租等优惠。”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网上签约和备案制度,引导全民提升住房租赁合同网签备案意识、租赁权责意识,破解‘新市民’租房及行业监管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