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寄宿条件的学校越来越多,在寄宿制内涵提升上,济南各高中学校都在朝着更深入的方向发展。
以去年9月份刚投入使用的济南实验高级中学与济南医学中心实验中学为例,作为新建校,硬件好、设施现代,有“科技”加持让学生的生活更便利等这些条件不必说,与前几年相比,空调、独立卫生间、单独淋浴间等都变成了新建校宿舍的标配。但更重要的是,这两所新建校的住宿“设计”中还融入了教育理念。
把女生宿舍建成粉色系,男生宿舍建成蓝色系,这是济南实验高级中学在全市的首创,粉色颜色明亮,柔和,温暖,看着让人心情放松,比较符合女生的心理特征;蓝色平静、稳定,能给人一种和谐、宽松的感觉,比较符合男生的心理特征。这种方式便是迎合当下学生的需求,从“十六七岁的孩子喜欢”这个角度入手,让住宿条件也实现“以生为本”。
“建一所学生喜欢的校园”也是济南医学中心实验中学的目标。比如,在小班化教学的同时,宿舍也会“小班化”,给孩子更充足的生活空间。此外,“书院制”管理模式让学生们在选择宿舍时从被动安排到主动选择,成员招募的方式,让兴趣相近、更具互相促进作用的学生住到了一个屋檐下。宿舍由休息的地方,变成了成长空间,配备的24小时陪伴的书院导师和阅览室、资室等配套功能室让宿舍也变成育人的地方。
在采访时,不少寄宿制高中学校的校长告诉,“寄宿制”学校的内涵在于,它还是一个育人阵地,要承担一部分家庭教育功能、家庭生活功能,以及社会娱乐功能,要让学生享有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生活,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
“初高衔接”要把适应寄宿生活考虑进去
一位高二年级的学生告诉,踏入高中前,她一直是走读,学习成绩与适应性不错的她其实在踏入高中后,真正适应寄宿制生活用了半年时间,这期间除了要学习并做好叠被子、洗衣服等技能外,同伴关系,比如学会与同学互帮互助是她认为自己最大的成长。
“高中和初中的差别不是‘一星半点’,初高衔接除了做好知识衔接,更重要的是做好思维转换,高中学习上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生活上要学会自我管理,遇到事情,要独立解决。”如山东省实验中学学生发展部主任于莉所说,让学生快速适应寄宿生活也变成“初高衔接”的一种基本能力。
一旦为孩子选择了寄宿,家长首先不能当“甩手掌柜”,即使孩子处于青春期,认为自己应该长大了、自主了,家长还是要“管”。哪些该管、哪些不该管,一些高中的资深“老班”也划出了一个界限:平时和老师保持联系,了解孩子的动向,做好“后勤保障”,其他就不要过多“插手”。
孩子有点问题,就选择重新走读,或者在附近租房子陪读,这样的例子很多,另一常见的情况是,从入学时,家长就会提出一些“要求”,比如找找老师和班主任,让孩子与相熟的同学、朋友分到一个班级,家长这种怕孩子到了陌生环境中没有朋友、会有孤独感的心情可以体谅,但这可能会阻碍孩子的成长。如很多“老班”所说:“孩子已经向前了,家长却喜欢停留在过去。”
孩子分到的班级,没有曾经的小伙伴;孩子刚住宿舍,出现了一些不适应的小问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家长应先放平心态,比如,孩子到了陌生的环境对他们或许是好事,可以让他们积极寻找自己新的小伙伴,当孩子向你抱怨问题时,可能他们只是想纾解一下情绪,开导他们一下,没准他们想到的解决方案要比家长的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