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以来,济南积极构建完备的中医药服务体系,让群众便捷享受、充分认可中医药服务。全市有三甲中医医院5家,中医类医疗机构1026家,备案中医诊所575家。济南中医类医疗机构数、三甲中医医院数、备案中医诊所数均居全省首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全部设置国医堂。在省会城市中第三个实现区县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全覆盖。以“智慧中药房”建设为着力点,建成集远程会诊、处方流转、智能煎药、网上配送于一体的诊疗服务平台,出台智慧中药房地方行业标准、扶持政策,建成智慧中药房6家,联通医疗机构1206家,服务覆盖所有区县。成功承办第六届中医科学大会,成为世界中医药互联网产业大会永久会址。

无影灯下手术中
五年来 健康济南不断开拓“智慧”创新路径
快一点,再快一点!这是济南与新冠病毒赛跑的最有效方案。“3.29”本土疫情发生后,济南仅用一周时间迅速形成967万可以落入精准网格管理的“人头”数据,建成发热症候群监测、全员核酸检测等系统,为切断社会传播链条赢得宝贵时间,同时为济南市开展精细化社会治理建立重要数据库资源。这是济南这座千万人口城市利用区域核酸检测成功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的一次有力实践。
党的十九大以来,济南市卫生健康系统以服务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以实施“智慧健康”工程为统领,加快推进卫生健康信息化基础体系、应用体系、产业体系协同发展,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国家电子健康卡试点、区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互联网+医疗健康”惠民便民服务等重大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我市全民健康信息化水平及影响力在全国范围跻身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第一方阵。在全省卫生健康“双命名双提升双满意”三年行动计划中获得“智慧健康市”“健康济南一号通”“智慧医院”等7个智慧服务品牌命名。
——建设“互联网+医疗健康”惠民便民服务平台,20家市级医院、21家区县医院和3家行业医院完成对接,通过“健康济南共建共享”公众号、“健康济南”APP等实现“一号通用”,提供包括预约挂号、在线充值/退费、诊间缴费、报告查询、妇幼保健、家庭医生签约、疫苗接种、献血服务等37种线上服务功能。
——向济南居民本人开放电子健康档案和就诊信息,兑现了为民办实事承诺。
——全国首家建成市级疫苗使用和预防接种全程溯源管理体系。
——产前筛查直接减免、无偿献血者及其亲属在济南市级医疗卫生机构用血费用直接减免,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打造“互联网+妇幼健康”品牌,妇幼健康主要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建设全市24小时互联网实时远程胎心监护系统,实现孕妇居家实时监测。
五年来 健康济南不断构建“产业”发展格局
济南市卫生健康系统坚持卫生健康事业产业两翼互动,济南市健康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200亿元,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居全省首位。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支持创新药1类新药临床试验研究的意见》《关于加强医疗机构临床营养科建设促进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合理使用的通知》,精准扶持创新药、特医食品研发。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肿瘤质子临床研究中心等重大项目建成投用,树兰济南国际医院、红日药业中药配方颗粒项目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济南阿胶产业集群入围全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库,福胶集团入库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储备库。我市5项助推产业的工作做法被省医养健康产业专班列为典型案例予以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