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年底,著名头部网络带货主播黄薇网名:薇娅涉嫌偷逃税款被罚,在互联网和电商圈掀起轩然大波,人们在感叹直播带货利润之丰的同时,对直播、短视频带货的监管力度产生疑虑。在小北看来,直播、短视频带货作为互联网电商的一个新兴门类,目前在消费者权益保护、税收监管等方面确有制度不健全的地方,这是发展的必经过程。
“部分头部主播在享受行业红利、吸引大量流量的同时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一方面是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是为促进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小北告诉新黄河:“头部主播接连出事也为我们其他从业者敲响了警钟,要严格遵纪守法不要耍小聪明”。针对头部主播接连“落马”,小北表示这属于少数现象,不是行业常态,对正处发展上升期的行业并没有多大的影响,相反他认为“这些吸流量能力超强主播虽然‘落马’,但他们带货对象的需求并没有消失,会被分散到其他主播的直播间里,这反而成了其他‘腰部’以上主播的利好”。
2021年12月,人社部首次颁布了互联网营销师等新职业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这意味着以后直播、短视频带货也即将“持证上岗”。“带货主播尤其是某类影响到消费者权益的主播,持证上岗是一种门槛,也是一种接受消费者监督的方式。”小北表示:“这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才会更有利于行业未来的健康有序发展”。
随着“刷短视频购物”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接受,不可避免会有各种“坑”隐藏在消费者的手机里,对此小北也向新黄河分享了几个避“坑”小技巧。“我们刷短视频被‘种草’后,在下单之前一定要点开该账号的主页看一下,看看他是不是做的内容,如果账号内推荐内容特别杂乱无章甚至只有一个视频的,这种一定是坑,千万不要购买,这种账号带的货肯定是假货,买回来也肯定不会有视频中的效果。”小北说:“其次是看这个账号的单视频内容质量,现在专门带货的短视频账号都做得比较专业,用不用心一眼就能看出来,如果这个视频出现清晰度低、字体不规范、剪辑粗糙、内容分类差等极不用心的现象,这种账号带的货大概率也是‘坑’”。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葛园园
原标题:短视频带货人:“卷”在行业上升与个人生存中
田艳敏
作者:葛园园
责任编辑:马恬
